■ 郭明興
宋文治(1919-1999),江蘇太倉人。曾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、南京大學教授、中國美協理事、江蘇省美協副主席、國家一級美術師。
1960年9月,江蘇省國畫院由傅抱石院長率隊,一行13人組團赴國內各地旅行訪問寫生,途經河南、陜西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六省十多個城市,歷時三個月,這就是著名的“二萬三千里寫生活動”。在這個寫生團里,宋文治擔任后勤總管,負責整個行動計劃、對外聯系和食宿安排等事宜。每天他不僅要做好團隊服務,還得沿途體驗、寫生創作,并協助院長抓作品的觀摹交流,任務繁重而艱巨。然而,宋文治在活動中勇當先鋒,克服重重困難,既圓滿完成了團隊服務,還利用自己的筆墨創作了一批佳作,如《山川巨變》《峨眉山麓》《嘉陵江上》《紅巖》《廣州造船廠》等。
時代的變革,給中國畫創新帶來巨大動力。傅抱石也提出“思想變了,筆墨不得不變”的見解,給畫家們極大鼓舞。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深入到生活中去,邊走、邊畫、邊訪問、邊觀摩,在中國畫創新之路上進行了成功嘗試與大膽探索。
《峨眉山麓》一畫,是宋文治“二萬三千里寫生”的作品,最初名為《峨眉山公社食堂》,這是作者運用傳統技法描繪峨眉風光和表現現實生活題材的代表作。
畫面展現的是峨眉山上某公社食堂里社員們忙碌的景象,整個畫面結構布局合理,主體景物突出,筆蒼墨潤,彩墨相間,層次分明,意境濃郁,作者在點面結合、氛圍營造上也有一番功夫。畫面上豐富的筆墨語言,促成了思想內容與表現形式的和諧統一,無愧是國畫大家精心描繪的一幅氣韻生動的山水畫。
1961年5月,江蘇省國畫院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“山河新貌”匯報展,在社會上引起很大轟動,“新金陵畫派”也因此奠定了在全國美術界的地位。宋文治創作的《峨眉山麓》等幾件作品也入選參展,獲得書畫界名家一致好評,作品還在當年的《人民日報》和《美術》雜志發表,宋文治也因其出色的作品脫穎而出,一躍而為“新金陵畫派”的中堅力量。